【Pioneer x FlySound】發燒鑑賞 Vol.3
【Pioneer x FlySound】發燒鑑賞 Vol.3
智慧手機Spotify APP設定建議:
-
數據節省模式:建議 "關閉"
-
音質:建議設定 "極高"
測試前,建議可以將車機的下列功能開啟,讓車機可以針對壓縮過的位元串流音訊進行回復性演算,實現更好的音質再生播放。
-
AVH-Z系列車機:設定方式=> 設定/音訊設定/聲音修正,可以開啟模式1或模式2,建議值:模式2。
-
DMH-Z系列車機:設定方式=> 設定/音訊設定/Master Sound Reviver,
當Spotify播放設定位元流低於256kbps時,建議值:模式2。
當Spotify播放設定位元流大於256kbps時,建議設定為模式1。 -
DEH、MVH系列車機:設定方式=> 設定/AUDIO設定/S.RTRV,可以開啟模式1或模式2,建議值:模式2。
注意:
以下測試或操作,請確認車輛在安全停妥狀態下進行。
【曲目列表】
點選進入 Spotify 【Pioneer x FlySound】發燒鑑賞 Vol.3 播放清單
本季的發燒鑑賞主題是電影配樂。
電影是近代發展中極偉大的藝術創作,是結合了戲劇、演出、特效、場景、配樂或主題曲等等之集大成。
電影配樂更是畫龍點睛般不可或缺的存在,牽引著觀影者的情緒及靈魂聽感。
電影配樂的製作演出,更是結合了古典及現代,甚至可搭配電子樂器、電子音效、人聲。
曲風變化更是包羅萬象風情萬種,有磅礡壯闊、有細膩小品、有超現代科技、也有古典風貌,甚至於民族文化。
可說是目前音樂演出中最多元且無框架限制的作品。
太陽帝國 (Empire of the Sun)
#1,Suo Gan
#2,The British Grenadiers
純淨童聲,譜寫戰火中的成長詠嘆
當約翰·威廉斯(John Williams)的旋律響起,《太陽帝國》(Empire of the Sun)便不再只是一部戰爭電影,而是一場關於成長、失落與希望的音樂旅程。這部由史蒂芬·史匹柏(Steven Spielberg)執導的1987年經典電影,改編自J·G·巴拉德的半自傳體小說,講述了一個英國男孩吉姆(Jim)在二戰期間上海的戰俘營中掙扎求生的故事。而這段童年的顛沛流離,也在音樂的烘托下,展現出無比深刻的情感層次。
《Suo Gan》——純淨童聲,思念故鄉的搖籃曲
電影配樂中,最觸動人心的便是威爾斯民謠《Suo Gan》。這首溫柔的搖籃曲,以童聲合唱詮釋出孩童的純真與對故鄉的思念。約翰·威廉斯巧妙地運用兒童合唱貫穿整部配樂,細膩描繪吉姆的內心世界,讓觀眾在戰火紛飛中,依然能感受到一絲家的溫暖與純真的情感。
《The British Grenadiers》——軍樂進行曲,家國記憶的象徵
另一首重要的音樂作品是英國軍樂進行曲《The British Grenadiers》。這首源自傳統音樂的軍歌,編制精巧卻充滿力量,象徵著吉姆與他所屬的國籍背景,也對比出戰俘營內外的殘酷現實。其風格與詹姆斯·霍納(James Horner)在《光榮戰役》中使用的木管軍樂相似,充滿歷史與民族情感,為電影增添了一層深厚的文化意涵。
音樂的靈魂——兒童視角下的戰爭詩篇
《太陽帝國》的配樂並非只是渲染戰爭的殘酷,而是透過旋律將吉姆的心境層層剖析。童聲合唱、民謠旋律、軍樂進行曲,交織出一幅既壯闊又細膩的音樂畫卷,使這部電影不僅是戰爭的見證,更是一場動人的成長詠嘆。當《Suo Gan》的歌聲響起,那股遙望家園的思念與對未來的渴望,也隨之縈繞於心,久久不散。
神鬼戰士 (GLADIATOR)
#3,The Battle
#4,Now We Are Free
帝國餘暉,樂聲譜寫英雄史詩
當恢宏壯闊的旋律響起,我們彷彿置身於西元180年,那個顯赫卻野蠻的羅馬帝國。在這片競技場與戰場交錯的土地上,人性的光輝與殘酷、榮耀與滅亡彼此交纏。而這部史詩鉅作的靈魂,正是它的配樂——以音符交織帝國的輝煌與英雄的宿命,讓每一位聆賞者深陷其中,感受那跨越千年的震撼。
史詩般的磅礡氣勢,情緒掌控一氣呵成
這張配樂專輯雖然已獨立發行,但其掌控情緒的魔力絲毫不減。當電影的視覺框架消失,音樂仍能讓人歷歷在目,彷彿身臨其境,見證羅馬競技場上的生死對決,感受戰爭的慘烈與英雄的悲歌。全專輯如同一闕完整的交響詩,從頭到尾流暢而一致,避免了時下電影配樂常見的風格混雜與突兀感,使聆賞體驗更加震撼人心。
豪情壯志與柔情並濟,層次豐富動人
整體音樂風格磅礡宏大,展現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與史詩級的氣勢,讓人血脈賁張。但其中也不乏細膩柔美的旋律,流露出濃情蜜意的情感波瀾,使人盪氣迴腸。此外,還有神秘而深邃的靈動樂章,帶來沉思與敬畏之感,使整張專輯更具可聽性。
麗莎·潔若的空靈吟唱,為史詩注入靈魂
專輯特別收錄了主題曲**《Now We Are Free》的重新混音版本,這首曲子憑藉麗莎·潔若(Lisa Gerrard)極具靈性的嗓音,將羅馬戰士的悲壯與自由的嚮往推向極致。她的演唱充滿神祕氣息,音色空靈而感性,使人彷彿聽見靈魂的吟唱,令人目眩神迷。
發燒級錄音,音樂成就史詩,超越影像的靈魂之聲
除了情感張力與音樂性,這張專輯在錄音技術上也達到了發燒級水準。音場寬闊、殘響悠遠,低頻厚實而震撼,動態範圍極廣,讓每一次的鼓聲、弦樂震動都充滿衝擊力,滿足絕大多數音響迷的極致需求。這張配樂專輯不僅是電影的延伸,更是一部能夠獨立欣賞的音樂鉅作。當旋律響起,我們不只是聆聽,而是在音符間穿梭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,體會一位英雄的榮耀與終章。這是一場超越影像的史詩之旅,一場讓靈魂共鳴的音樂盛宴。
第五元素
#6,Luica di lammeermoor
#7,The Diva Dance
科幻、歌劇與電子舞曲的完美融合
《第五元素》的經典場景中,一位藍色外星女伶站上舞台,吟唱董尼采第歌劇《拉美莫爾的露琪亞》中的詠嘆調,她的非人類嗓音展現悲傷、瘋狂與唯美的交錯情緒。然而,當旋律進入悲淒段落,電子節奏突然切入,法國音樂大師Éric Serra創作的〈The Diva Dance〉震撼登場,將歌劇與高能電子舞曲完美結合。帶來充滿動態、不可思議的音域變化與夢幻花腔,挑戰人聲極限,堪稱經典。
畫面同步轉換,擁有「第五元素」之力的莉露(Leeloo)開始對抗外星軍團孟加羅,她的拳腳與音樂節奏精準同步,使戰鬥宛如舞蹈。這場長達五分鐘的跨界演出,將歌劇的優雅、舞曲的動感與動作場面的爆發力完美融合,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震撼,成為科幻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場景之一。
大地英豪 (The last of the Mohicans)
#8,The last of the Mohicans
#9,The Kiss
壯闊旋律,引領你穿越歷史洪流
當悠揚的主題旋律響起,一場震撼心靈的音樂旅程隨之展開——這就是《大地英豪》(The Last of the Mohicans)的電影原聲帶,一部榮獲1992年奧斯卡最佳錄音獎的經典之作。由Trevor Jones與Randy Edelman兩位才華洋溢的音樂家攜手合作,這張配樂將民族悲歌的深沉情感與電影的史詩氛圍完美融合,勾勒出一幅壯闊而動人的聲音畫卷。
從開場的主題旋律開始,交響樂便帶來高山大河般的磅礡氣勢,震撼人心。而Trevor Jones擅長運用弦樂編織出優美且極具張力的旋律,結合強勁的節奏,營造出驚心動魄的音場,緊緊攫住聽眾的心弦。在這壯麗的音網之中,忽然又傳來一把孤獨的小提琴,輕快的旋律訴說著歷史的悲歌,短小而精緻,孤寂卻美麗,讓人不禁沉浸其中,感受那跨越時空的情感。
對於音響迷而言,這張專輯更是一場極致的聆聽體驗——播放時,音場需保持乾淨,而低頻則必須富有彈性,才能真正展現這張原聲帶的層次與張力。當你細細品味這部值得珍藏的經典之作,必定會與我一樣,感受到它帶來的深刻震撼與感動。
與狼共舞 (Dance with Wolves)
#10,The John Dunbar Theme
樂聲悠揚,引領你走進史詩的疆界
與狼共舞(Dances with Wolves)無疑是一部難以忽視的史詩鉅作。而這部電影的靈魂——音樂,更為觀眾鋪陳出一場氣勢磅礡、感人至深的音樂旅程。
約翰·貝瑞以他擅長的交響樂筆觸,運用豐富的弦樂與管樂交織出壯闊的西部畫卷,將印第安文化的豪情與哀愁細膩呈現。他的旋律時而如狂風吹拂草原,展現部族間的生命力;時而低迴婉轉,如訴說著異族相遇的神祕與離愁。這張原聲帶不僅是電影的靈魂延續,更是一部能獨立欣賞的音樂傑作。
凱文·科斯納(Kevin Costner)首次自導自演,成功打造出這部長達四小時的電影,不僅橫掃全球票房,更在1991年第6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奪下包括最佳電影配樂、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,成為當年的最大贏家。而貝瑞的音樂也再次證明了他的非凡才華,讓《與狼共舞》的旋律在影史長河中持續迴響,令人難以忘懷。
末代皇帝 (The Last Emperor)
#11,The Last Emperor
東西交融,奏響帝王的終章
當壯闊的旋律響起,《末代皇帝》(The Last Emperor)的音樂便帶領我們踏入一場跨越東西文化的史詩之旅。這部榮獲第60屆奧斯卡九項大獎的鉅作,由義大利名導貝托魯奇(Bernardo Bertolucci)執導,並由華裔女星陳沖與國際影星尊龍攜手主演,揭開紫禁城內神祕而動盪的歷史篇章。電影氣勢恢宏,色彩濃郁,而其配樂更是一場東西方音樂融合的創作盛宴,不僅自成一格,更與影像完美交織,將故事的情感與氛圍推向極致。
這張原聲帶由來自中、美、日、英四地的音樂巨擘聯手打造,展現了前所未見的音樂風貌。日本電子音樂大師坂本龍一(Ryuichi Sakamoto),攜手美國新浪潮搖滾樂團Talking Heads主唱大衛·拜恩(David Byrne),以及中國知名作曲家蘇聰,共同編織出一場充滿異國風情的音樂對話。錄製過程橫跨東京、紐約與倫敦,並由配樂大師Hans Zimmer等人進行最終整合,使這張專輯超越國籍與風格的界限,成為影史上最具特色的電影配樂之一。
《The Last Emperor》——東方意象的極致詮釋
專輯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目《Main Title Theme》,將細膩而悠遠的東方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。流暢而深沉的旋律,彷彿訴說著紫禁城內的繁華與衰敗,帝王榮耀的幻滅與時代更迭的無情。音樂大師們運用電子、民族與交響樂元素,交織出一幅壯麗而哀愁的音樂畫卷,使電影的歷史氛圍與人物情感得以更深層地展現。
這張配樂不僅是影像的陪襯,更超越了傳統電影配樂的界限,成為一部獨立的藝術作品。每一個音符都充滿創作想像力,使觀眾在音樂中穿梭於歷史的長河,感受帝王的榮耀與孤寂。《末代皇帝》的音樂不僅風靡全球,更奠定了東西合璧配樂的嶄新里程碑,讓電影史詩的格局更添一抹不同以往的東方韻味。
獵殺紅色十月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
#12,Hyme to Red October
#13,Nuclear Scam
#14,Kaboom !!!
《獵殺紅色十月》改編自湯姆·克蘭西的同名諜報小說,是克蘭西筆下角色傑克·萊恩首次登上大銀幕的電影。該片於1991年榮獲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,並由Basil Poledouris創作音樂。Poledouris將交響樂與俄羅斯合唱團的聖歌相融合,並加入電子合成樂器,打造出壯麗且緊張的視聽效果,成為至今經典的音效測試碟。
電影背景設定在1984年,講述蘇聯核潛艦「紅色十月號」艦長馬柯雷米爾斯的叛變行動。他打算私下投向美國,但被蘇聯當局發現,決定摧毀潛艦。美國中情局分析師傑克·萊恩則察覺到這可能是軍事投誠行動,並設法與潛艦聯繫。電影中,美蘇之間的緊張對峙與潛艦對抗成為主要情節。
Poledouris的音樂在片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開場主題音樂《Hymn To Red October》使用交響樂與俄羅斯合唱團的聖歌,配合大規模的音樂編排,為影片創造出波瀾壯闊的氛圍。此外,電子合成器的運用強化了電影的懸疑感和驚悚氛圍,整體音樂風格令人印象深刻,成功襯托了影片緊張激烈的情感與劇情。
其他音樂鑑賞
【Pioneer x FlySound】發燒鑑賞 Vol.2
【Pioneer x FlySound】發燒鑑賞 Vol.1